面對 AI 領域人才技能落差,如何幫助員工更好掌握未來技術?

June 16, 2025

縮短 AI 技能落差已成為企業、教育機構和全球勞動力的關鍵任務

作者:Arm 教育與研究資深總監 Khaled Benkrid

人工智慧 (AI) 的廣泛採用正在重塑全球各行各業,在它帶來空前機會的同時,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其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就是技能落差,這代表人才在有效整合和運用 AI 技術所需的專業知識方面尚有不足之處。

此一現狀在 Arm 近期發佈的《AI 就緒指數報告》中得到充分印證。報告中提到的發現包括:

  • 34% 的受訪企業領導者表示,其所在企業內部 AI 人才「資源嚴重不足」或「資源不足」;
  • 近半數 (49%) 的領導者認為缺乏技術人才是成功實現 AI 的主要障礙;
  • 僅 17% 的企業領導者認為其員工具備對應的「進階」技能,可以充分利用 AI 工具。

當前 AI 人才市場面臨的技能挑戰

這種技能落差可能影響每一個工作崗位,因此員工與專業能力的培訓顯得相當重要。企業需要在培訓專案上有所投資,進而幫助員工瞭解 AI 的能力和應用場景。此外,未來的職場員工還需要超越單純的技術性技能的範疇,將人們的創造力與新興 AI 技術相結合。

想要因應這些來自多個面向的挑戰,工程師、從業人員和學生都需要透過教育、培訓來掌握相關的基礎技能與概念。為滿足此一需求,現行課程體系需要調整,以便讓學生儲備新的 AI 程式設計和決策相互搭配的知識。

有鑑於 AI 正被全球各地廣泛採用,技能落差也成為一個全面性問題。然而,在準備程度和側重點方面,不同地區卻存在顯著差異。有些地區在 AI 採用、監管和標準制定方面已處於領先地位,有些卻相對落後。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內,不同地區也會因應其在地需求而有不同的優先考量。例如,在美國,像愛達荷州這樣的農村經濟體可能會強調將人工智慧應用於農業,而較為都市化的州則可能會著重於智慧城市方面的 AI 應用。這凸顯因地制宜的進行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。


教育需求的演變

AI 的興起正在改變傳統的教育需求和學位課程設置。儘管電腦科學在學校課程中屬於相對較新的學科,但它已被 AI 改變。為確保教育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,定期更新變得越來越必要。快速變化的學習模式勢必會催生出動態化的課程設置,並將隨著產業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發展。

技能重塑必須從大學入學前的教育階段開始著手,聚焦在基礎技術,並儘早向學生介紹 AI 概念。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機構,將趨勢和技能萃取成可執行的知識並融入於課程體系中。有鑑於 AI 及其配套技術的快速發展,培訓材料的及時更新相當重要,以確保學生和專業人士為 AI 的持續演進做好準備。

在塑造未來人才方面,大學和學術機構發揮了關鍵作用。透過開展研究並將 AI 融入課程,可以確保畢業生掌握各行各業所需的技能。與產業合作夥伴開展協作,可以使學術課程適應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需求,進而幫助學生順利步入職場。

針對未來即將面臨的重重挑戰,半導體教育聯盟 (Semiconductor Education Alliance, SEA)等倡議的發起,就是為了縮短學術界、產業界和政府機構之間的認知差距。SEA 的工作重點在於提出知識、技能與能力 (KSA) 框架,透過嚴謹地描述 AI 軟體和硬體工程師所需的能力來提供支援。這些框架對於設計符合產業所需的高品質課程和培訓材料相當重要。此外,SEA 來自全球的社群成員還強調「內容」、「社群」和「職業」的重要性,以打造一個強大的生態系,讓大家能針對那些由 AI 驅動的職位做好準備。


Arm 與學術界的合作

Arm 始終走在促進產學合作的前端。Arm 開發免費的教育工具和培訓套件,在數千所大學得到了廣泛採用。同時,借助 SEA,Arm 持續與學術機構密切合作,不僅在教育標準方面做出貢獻,還將教育與產業需求緊密連結。所有這些學術合作都有助於確保人才和創新的持續性,以滿足 AI 領域的需求。


如何培養 AI 人才

要實現 AI 與人才的整合,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來解決當前的技能落差問題,而許多企業已意識到這一點。

  • 66% 的企業計畫提升現有員工的技能,以適應不斷增加的 AI 整合需求;
  • 53% 的企業打算新招聘具有 AI 專業知識的人才;
  • 51% 的企業計畫與外部專家合作。

此外,透過修訂課程、增加培訓的投入,促進各界合作,我們可幫助未來的人才做好準備。例如SEA 各項做法的實施,與Arm 這樣的產業領導者,彰顯這個 AI 變革時代持續向前邁進所需的協作精神,有助於確保全球人才能在使用和理解 AI 技術方面,獲得大幅的進步。

本文節選自 Arm 的《AI 就緒指數報告》中《因應 AI 驅動的勞動力技能挑戰》一章。點擊此處,下載完整報告!

關於 Arm

Arm 是業界效能最高且最節能的運算平台,其無可比擬的應用範疇觸及全球所有連網使用者。為因應全球對運算永無止境的需求,Arm 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,使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得以釋放前所未有的 AI 體驗與功能。透過與全球最大的運算生態系及 2,200 萬名軟體開發人員的共同努力,我們正在 Arm 平台上建構 AI 的未來。


所有資訊都「依目前情況」提供,且並不帶保證或代表性。此文件可以自由分享,但不得修改且必須註明出處。Arm 是 Arm Limited(或其子公司與附屬機構)的註冊商標。所有品牌或產品名稱均為所屬公司之財產。© 1995-2025 Arm Limited.